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管理服务
    • 教学单位
    • 教学科研平台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单
    • 导师名单
    • 客座教授
  • 教育教学
    • 专业介绍
    • 教学动态
    • 通知公告
    • 规章制度
    • 常用下载
  • 学生工作
    • 本科生风采
    • 研究生风采
    • 规章制度
    • 常用下载
  • 科学研究
    • 通知公告
    • 科研动态
    • 研究中心
    • 规章制度
    • 常用下载
    • 常用链接
  • 党团工会
    • 党建工作
    • 团委工作
    • 工会工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通知公告
    • 国合动态
    • 规章制度
    • 常用下载
    • 常用链接
  • English
    • About Us
    • People
    • Education
    • Research
    • Centers & Institutes
    • Internationalization
    • News & Events
    • Contact Us
    • Academics&Research
  • 联系我们
网站旧版| 北京大学| 北大医学部|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管理服务
    教学单位
    教学科研平台
  •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 师资队伍
    教师名单
    导师名单
    客座教授
  • 教育教学
    专业介绍
    教学动态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常用下载
  • 学生工作
    本科生风采
    研究生风采
    规章制度
    常用下载
  • 科学研究
    通知公告
    科研动态
    研究中心
    规章制度
    常用下载
    常用链接
  • 党团工会
    党建工作
    团委工作
    工会工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知公告
    国合动态
    规章制度
    常用下载
    常用链接
  • English
    About Us
    Peopl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s & Institutes
    Internationalization
    News & Events
    Contact Us
    Academics&Research
  •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单
  • 导师名单
  • 客座教授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单
  • 导师名单
  • 客座教授
首页» 师资队伍» 教师名单

吴超

发布日期: 2024-09-23

吴超,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电话:010-82805290

邮 箱:wuchaoww@bjmu.edu.cn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学历:博士

专 业:心理护理和认知康复

所属教研室:老年护理康复教研室

研究兴趣:

采用行为、神经成像和遗传学技术,探讨神经精神障碍和老龄化的行为、心身和神经影像学机制,并探索相应的数字化身心整合康复技术。

教育背景:

2007-2012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博士

2003-2006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学院 硕士

1998-2003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 学士

工作经历:

2024至今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

2018-2024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助理教授/副研究员

2015-2018     北京师范大学/Texas Tech University,特聘研究员/博士后

2012-2015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McGovern脑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2006-200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医师

主要科研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1138, 基于“源监测”理论的听觉语音感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的干预效应及其神经机制, 2023.01-2026.12, 在研,负责人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1BGL229, 老龄化进程中的认知健康促进技术研究,2021.12-2024.12,在研,负责人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互联网+老年照护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课题骨干;子课题“老年居家照护应急管理方案”负责人,2020-11至2023-12。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02086),听觉掩蔽下的情绪语音韵律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迁移效应及其神经机制,2020-01至2022-12,结题,负责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601168),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听觉干扰环境下对目标言语感知障碍的神经机制,2017-01至2019-12,结题,负责人。

代表性文章:

1. Wu C, She S, Gong B, Li Q, Xia Y, Lu X, Liu Y, Wu H, Zheng Y. (2024) Spontaneous neural activity underlying neutral and happy speech recognition in nois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Research [5-year IF: 4.0; JCR-JIF: Q1].

2. Yan H, Zhou A, Li Q, Wu, C. (2024).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motional regulation dimensions and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99, 104151. https://doi.org/10.1016/j.ajp.2024.104151 [5-year IF 4.8; JCR-JIF: Q1].

3. Zheng Y#, Li, Q#, Gong B, Xia Y, Lu X, Liu Y, Wu H, She S*, Wu C*. (2023). Negative-emotion-induced reduction in speech-in-noise recogn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ource-monitoring deficits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mandarin-speaking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124, 152395. DOI: 10.1016/j.comppsych.2023.152395 [IF (2023): 4.3; JCR-JIF: Q1].

4. Gong B, Li N, Li Q, Yan X, Chen J, Li L, Wu X & Wu C* (2023). The mandarin Chinese auditory emotions stimulus database: a validated set of Chinese pseudo-sentence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2023;55(3):1441-1459. DOI: 10.3758/s13428-022-01868-7 [IF (2023): 4.6; JCR-JIF: Q1].

5. Wu H#, Zheng Y#, Zhan Q, Dong J, Peng H, Zhai J, Zhao J, She S*, Wu C* (2021). Covariation between spontaneous neural activity in the insula and affective temperaments is related to sleep disturbance in individual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sychological Medicine, 51(5):731-740. DOI: 10.1017/S0033291719003647. [IF (2021): 10.6;JCR-JIF: Q1].

6. Gong B, Li Q, Zhao Y, Wu C* (2021). Auditory emotion recognition deficits in schizophre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65, 102820. DOI: 10.1016/j.ajp.2021.102820. [IF (2021):13.9;JCR-JIF: Q1].

7. Wu C, Zhen Z*, Huang L, Huang T, Liu J* (2020). COMT-Polymorphisms Modulated Functional Profile of the Fusiform Face Area Contributes to Face-Specific Recognition Ability. Scientific Reports,10(1):2134. DOI: 10.1038/s41598-020-58747-4. [IF: 4.4 (2020); JCR: Q1].

8. Wu C#, Zheng Y#, Li J#, Wu H, She S, Liu S, Ning Y, Li L* (2017). Brain substrates underlying auditory speech priming in healthy listeners and listeners with schizophrenia.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7:837-852. DOI: 10.1017/S0033291716002816. [IF2017: 5.5; JCR: Q1]

9. Zheng Y#, Wu C#, Li J#, Wu H, She S, Liu S, Mao L, Ning Y, Li L (2016). Brain substrates of perceived spatial separation between speech sources under simulated reverberant listening conditions in schizophrenia.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6:477-491. DOI: 10.1017/S0033291715001828. [IF2016: 5.2; JCR: Q1].

10. Wu C, Cao S, Zhou F, Wang C, Wu X, Li L (2012). Masking of speech in people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and people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Research 134:33-41. DOI: 10.1016/j.schres.2011.09.019. [IF2012: 4.6; JCR: Q1]

所获奖项:

2019-2020学年 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

2020年度、2024年度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教学优秀奖

2019年度 北医青年学者,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引进与支持计划”

学术兼职:

2019-10至今 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 残疾人照护专业委员会 委员兼学术秘书

2020-11至今 北京大学医学部智慧康养研究院委员

注:欢迎医学各专业、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的同学报考我的博士。

相关链接

  •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中华护理学会
  • 北京护理学会
电话:010-82802447      邮箱:huli@bjmu.edu.cn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