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护理学科拥有综合实力最强的临床医院,依托大学丰富的资源和支撑平台,以服务大健康为支点,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形成老年与康养、慢性病管理、肿瘤与营养、助产与母婴健康、精神健康与脑科学、循证护理与循证决策等重点学科方向,搭建北京大学医学部智慧康养研究院、循证护理研究中心等研发基地,瞄准国家战略中的护理关键领域,多团队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主持数十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有一系列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推动行业进步的成果,打造具有国际水平、多学科融合的国家级护理学科知识创新与技术研发高地,培养出一大批护理领域的领军人才,学科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QS学科排行榜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百强。2017年首批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护理学分委会牵头单位,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联合全国的护理院校积极推动护理本科、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改革及学科发展。
北京大学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长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本轮计划招聘3-6人。
一、招聘条件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品行端正,作风严谨,热爱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创新和团队协作意识。
2. 已获得(取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三年)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以中国博士后网站提交申请时间为截点计算)。
3. 具有护理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医学技术、康复医学、心理学、信息学、计算机以及工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4. 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国际公认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论著。
二、应聘材料
1. 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研究工作内容、代表论文论著清单、获得的奖励情况);
2. 博士学位证书、毕业证;
3. 博士论文全文PDF版;
4. 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PDF版;
5. 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
6. 博士后工作期间研究计划。
三、博士后待遇
1.薪酬福利:
“博新”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4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博雅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30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国家资助B档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8万元(含单位公积金);普通全职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
在站满一年工作表现突出、成果显著的博士后可享受博士后年终绩效。在站第3年的基本年薪提高2万元。
合作导师为优秀博士后发放项目酬金。
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2、住房: 博士后按照进站入职时间可排队申请博士后公寓,租住公寓者按照市场价缴纳房租。按照博士后类型享有不同的优先分配权。
3、各类基金申请:鼓励博士后申请各类人才项目、研究经费或奖励经费。如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和医学部博雅博士后等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4、户口:非京籍博士后可将户口迁至北京大学医学部集体户。博士后出站满足落户条件的,其配偶、子女户口可以随迁。
5、子女入园、入学:符合属地子女入园、入学政策的博士后,凭全国博管办介绍信可以办理子女入幼儿园、上小学和初中。
四、招聘程序
1.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标注邮件主题为“应聘博士后+姓名”,邮件中请注明意向合作导师。本轮招聘应聘材料接收截止日期为2025年2月14日。
2. 综合考察应聘者材料,择优组织面试。
3. 按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进站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010)82805358
电子邮箱:bdhlrs@163.com
附: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招收博士后导师团队介绍
尚少梅教授团队:尚少梅,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尚少梅教授研究团队目前围绕老年护理与康复、智慧护理方向,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团队合作的博士后先后获得国自然青年、博士后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共同建立以老年人功能及能力领域的多模态数据采集及分析、智能护理设备研发的 VITAL-Lab “Vitality in Aging: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Longevity”实验室以及护理大数据中心。研究团队根据课题组研究需要,招收以下研究方向博士后:1)智慧护理与老年护理,远程健康管理、医工交叉、信息技术,以及智慧平台技术等相关专业;2)公共卫生、卫生政策以及信息科学领域;3)教育学、教育技术及实践教学技术领域。
李明子教授团队:李明子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护士会(ICN)NP-APN教育委员会主席、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客座教授,与国际顶尖慢病管理及护理教育团队有长期实质合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国际国内科研项目20余项,围绕慢病管理与基础研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数智化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工具开发、高级实践护士NP培养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的开拓性研究,开发的慢病管理STEP模式已推广至全国29个省1600余家医院。根据需要,课题组招收以下研究方向博士后:1)基于人工智能的慢性病智慧管理研究;2)慢病管理项目评价及政策研究;3)高级护理实践与人才培养研究。
路潜教授团队:路潜,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路潜教授研究团队长期围绕肿瘤护理及临床营养管理研究,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0余篇。根据课题组研究需要,招收以下研究方向博士后:1)肿瘤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测与精准干预方案研究;2)肿瘤康复技术开发与评价;3)营养筛查与营养评定技术评价;4)全程营养管理体系构建与评价。有计算机、大数据挖掘、智能决策等跨学科研究背景者优先。
王志稳教授团队:王志稳,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志稳教授研究团队围绕老年护理及知识转化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建立了以信息工程、智能算法、园艺学、心理学、建筑学等多学科融合的合作团队及研究队列。根据课题组研究需要,招收以下研究方向博士后:1)健康与照护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2)智慧化照护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及卫生技术评估;3)人口老龄化相关数据挖掘与模型构建。有数据挖掘、智能算法、卫生经济等跨学科背景者优先。
孙宏玉教授团队:孙宏玉,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前沿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建立了以区域医疗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的多中心跨学科研究团队,主要基于健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围绕智慧化健康监测与健康管理、慢性病风险预测、康复护理机器人、慢病防治关键技术及推广策略等开展相关研究。根据团队的研究需要,招收以下研究方向博士后:1)基于大数据模型的健康监测、慢性病风险评估、防控理论机制;2)智慧化精准化健康管理策略、应用示范与推广策略;3)近人体空间的健康监测与康复护理机器人,有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智能感知材料学等跨学科背景者优先。
万巧琴长聘副教授团队:万巧琴,博士,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老年护理、智慧康养、交叉学科方面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项目课题、国自然面上、北自然、首发基金等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前期课题组建立了精细化社区老年健康队列,涉及身体评估、生化检验、心电、脑电、眼动、语音、步态等丰富数据。现因课题需要,招收以下研究方向博士后,包括不局限于1)多模态认知功能评估与认知功能促进干预技术研发;2)老年人运动康复、自适应性干预模式研究;3)远程健康监测技术、风险预警模型与干预管理模式研究。
吴超长聘副教授团队:吴超,博士,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团队围绕精神疾病和老化进程中的认知和情绪改变的机制开展研究,并探索相应的数字化非药物干预技术来针对以上人群进行健康促进和功能康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多项课题。根据课题组研究需要,招收以下研究方向博士后:1)视听情绪情感神经计算和建模;2)研发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神经认知和社会认知功能的数字化非药物干预新技术;3)研发精神疾病和认知老化的早期预警和监测技术。欢迎具有医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背景的优秀博士加入我们的团队。
吴雪副教授团队:吴雪,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围绕护理信息学注意与决策、人因建模及数据挖掘开展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骨干、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个人项目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现根据研究需要,招收以下方向博士后:1)注意与决策;2)人的认知与行为建模;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有计算机、心理学、大数据等相关学术背景,尤其在眼动、ERP、数据挖掘等领域有相关研究基础者优先。
卢言慧助理教授团队:卢言慧,博士,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团队围绕肠道菌群与慢病相关机制,营养与临床护理学等交叉学科领域开展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省部级及校级等课题共10余项,主持课题有国自然青年、北自然青年、博士后一等资助、临床医学+X等;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重点专项1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现根据研究需要,招收不限于以下方向:1)肠道菌群与慢病相关机制方向;2)公共卫生营养与慢病,大数据处理等领域;3)母胎耐受及干细胞移植免疫耐受相关机制相关专业。有基础研究或营养及流病学等相关学术背景者优先。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202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