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第五期研究生论坛开“谈”
2016年6月24日下午1点,“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第五场如期开“谈”,本期论坛聚焦“护理研究之量性研究设计(二):实验性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experimental study designs)”。研究生们在路潜教授、庞冬副教授、孙玉梅副教授的带领下,围绕“什么是实验性研究?什么是随机对照研究?什么是类实验性研究?这些研究设计的关键要素是什么?以及如何设计这些关键要素?”等问题探讨了如何进行实验性研究设计。
首先,路潜教授对本次论坛要讨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研究生孙晓红、史双分享了个人对“干预是什么?”、“随机对照是什么?” 和“随机对照设计目的?”的理解,帮助大家梳理了随机对照研究和类实验研究的异同。随后,研究生们对随机分组的实施方法各抒己见,对“若采用抽签法分组时抽过的签放回取还是不放回去”和“区组随机分组如何实施”的讨论最为激烈,区组随机分组的实施细节是大家最为困惑的部分,庞冬副教授结合实例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图2 几位老师倾听研究生发言,进行讲解
然后,研究生张丽洁针对应该对哪些人实施盲法以及如何实施盲法发表了个人的观点。研究生们还探讨了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非随机同期对照、自身对照及历史对照,研究生刘珂珂就如何避免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沾染以及研究过程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困惑。
图3 研究生们积极发言
接着,几位老师引导研究生们讨论了研究设计的要素包括什么,如何获取研究对象,干预方案需注意哪些设计要素及如何选择评价指标。路潜教授结合实例向大家澄清了干预性研究中什么是直接指标?什么是间接指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研究生沈丽琼和张真真分享了自己设计的案例,几位老师结合案例向大家具体解释了类实验研究设计中样本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排除标准从哪些方面入手,混杂因素控制从哪几个方面切入。庞冬副教授推荐大家参考CONSORT声明撰写干预性研究的文章,阅读文献时参考JBI的质量评价标准批判地学习研究设计。
图4 研究生们认真聆听和思考
时光飞逝,本学期5次论坛到此结束了,研究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勤“思”善“谈”,期期都收获满满。期待下学期再见!
(文/图 护理学院研究生 刘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