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岗位。为加快推进护理学科临床导师队伍建设,助力护理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护理学院启动了“北京大学护理学科临床导师培育计划”,对标研究生导师标准,对来自6家直属附属医院的青年后备导师进行重点培育。其中,专项培训课程围绕导师角色塑造,从科研能力提升和教学能力培养两条路径助力准临床导师成长。
2024年3月19日,首场专项培训课程邀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王青副院长、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张进瑜副书记、侯淑肖副院长、内外科护理教研室李明子主任,分别从研究生导师角色定位与研究生学位授予、导师与学工合作促进研究生成长、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等方面进行主题报告。
王青副院长介绍了北大医学研究生教育概况、导师角色定位、研究生学位授予过程,在报告中她特别强调,导师水平是决定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应结合学生特点动态调整指导风格,因材施教,做好最基本的学业导师的同时,更要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中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和谐合作的氛围中双向成长,讲好新时代护理学科的学术故事。
张进瑜副书记介绍了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学生情况和学工管理情况,围绕“导师与学工合作机制探讨”话题,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与导师的共同职责。她强调,师德师风是导师遴选的首要条件,通过完善机制、融合管理、沟通交流三个维度,介绍“协同育人、共促发展”的导师与学工合作工作机制。
侯淑肖副院长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深入推进两类学位教育分类发展进行报告。她详细介绍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分类培养的要求,分析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定位和发展情况,结合北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情况、招生结构、专硕培养定位,阐述了具有北大护理特色的全过程一体化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李明子主任从导师视角,围绕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介绍了慢性病管理团队的发展、研究生在团队中的成长,分享了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经验。李老师认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要从开好组会做起,引导学生夯实本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临床导师培育计划”是护理学院落实学校“学科质量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一流护理学科建设的创新举措,符合新质生产力“以新促质”的核心要义,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多方的支持和关注。后续10周的专项培训将带来更多精彩实用的课程,同时护理学院还为培育对象提供项目支持和一对一指导,从政策、资源、经费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以系统化培养模式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教学办公室
202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