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思政课堂,结合“我和我的祖国—放飞理想 铸梦中华”教育主题,医学部学生工作部于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组织开展“青春心向党,圆梦新一代”学生骨干培训,我院硕士研究生张力川作为学生骨干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主题为“青春心向党,圆梦新一代”,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通过实地教学,了解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前沿,强化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骨干能够以使命精神自省,以创新精神自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天的培训分别赶赴江苏常熟、苏州和南京,开展了系列活动,包括“学党史、知党性、跟党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课堂教学、沙家浜党性教育基地游览、苏州博物馆和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参观,并前往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总统府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参观。在培训 过程中,师生们分成小组,围绕如何开展党建活动、党员干部如何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如何平衡学术科研与学生工作等问题展开讨论。
“学党史、知党性、跟党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课堂教学上,来自常熟市委党校的高级讲师徐莉莉分享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起源、历史必要性、内涵与落实。讲授饱含激情,打动人心。课后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史楠老师也进行了分享,分享他在开展对口扶贫工作的经验。北京大学承担对口帮扶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任务,史楠老师曾任弥渡县挂职副县长,在任两年内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的活动。史老师借当时工作中的几件小事分享了他的体会和心得,深入人心。
在沙家浜党性教育基地参观时,观看了《芦荡烽火》的实景剧、游览了沙家浜的美好秋色,同时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不仅体会到了当时战争的艰苦卓绝,还能体会到军民鱼水情深,从而更加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苏州博物馆是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封笔之作,同时连接着太平天国忠王府,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是江苏省和苏州市大力支持的产业孵化器,集中体现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参观游览时让师生们了解到更多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思路和方向。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南京总统府历史上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曾是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先生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大总统府、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遗址。梅园新村纪念馆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间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籍贯驻地,周恩来等人曾在此居住和办公,是著名的中国革命纪念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馆内的诸多陈设令人不禁满含泪水——入口处直指苍天的雕像、场馆内代表逝去生命的流星、复原万人坑内瘦小的骸骨、与阴郁场馆相呼应的青青草地、怀抱婴儿和白鸽的《和平》雕塑、场馆出口处“南无阿弥陀佛”的声声悼念……
铭记历史,方能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为北京大学的一份子,同时作为共产党员、学生干部更应该发挥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像史楠老师分享时说的“不能只学习human,更应该学习being,更好得了解human being”。
(图/刘天赐、张力敏、许家成、卫宏阳 文/张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