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我院同学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爱老助老的社会责任和志愿服务精神,贯彻落实学校“春燕行动”精神,深化育人功效,护理学院学生办公室和团委组织学院同学利用寒假时间积极报名学校“春燕行动”活动。同学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在学校和学院指导下,参加了学校培训会,和小组成员们一起拜访了学校老教授和老教师。这次经历使得他们对老一辈所秉持的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感悟分享如下。
张思光:
初飞的春燕,反哺亦被哺。
当我们进入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老师的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了许多摞在一起的社会学系教材;当看到我站着拍照的时候,王老师偏偏要给我从几个有一个坏掉的折叠板凳中挑出一个正常的打开给我坐;当谈到当年在学哲学时选学有机化学的事情,王老师特别强调了他是为了搞明白哲学中“有机”这个词的含义才选的;当谈到农村问题时,王老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以及农村的终结等问题发出了极大的感慨;当有急切文件送来需要他处理时,他便趴在桌子上认真而熟练的完成了工作;当看到有些同学不怎么说话时,王老师主动询问关心并鼓励他们表达看法以及多做采访;当我们要走的时候,王老师偏要我们把送的水果拿去分了,最后我们在王老师的热情之下“尴尬”地分了一串香蕉。
王老师对学术知识必刨根究底,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国家社会怀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待同学们热情关切而又不失师者风采。在这次拜访中我们真的感受很深。
张意珊:
2018年1月20日,天气晴好,我和其他三位不同院系的同学一起来到北大口腔医院,去看望曾任口腔医院副院长的沈春老爷爷,并送去了福字和新春的祝福。
沈爷爷虽然已经年逾八旬,头发花白,但是他精神矍铄,走路步子也很稳。我们围坐在老人身边,老人兴致很高地先给我们讲起他在北医曾经学习的故事,还有口腔医院几十年的变迁史。虽然已经退休十多年了,但在讲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领域时,爷爷的语言中充满了自信和自豪感。提起往事,沈爷爷脸上露出了怀念的神色,娓娓道来地为我们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活动结束后,沈爷爷特意把我们送到了车站,看着爷爷依然挺拔的背影,不禁感慨,在“春燕行动”所探望的老人中,有许多像爷爷一样,或许一生都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教授、医生,但他们却用一生的坚守和奉献,证明着对自己的学科专业的执着和对祖国的热爱。这让我们敬佩,更值得我们学习。参与“春燕行动”,不仅能够对老人带去关怀,我们自己收获的确是更多。与老人交流,感受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沉淀所下来的豁达与智慧,令我们受益匪浅。
张澳:
2018年1月18日,我们组的五名同学拜访了北京大学黄振迪老先生。黄老出生在一个落后的农村,建国初期考入北京大学日语系,后在文革期间上山下乡,之后进入北京大学任职。从黄老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一个耄耋老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逐步富强的自豪,感受到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对新时代的赞颂向往。在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故事而对于黄老来说是人生的讲述中,那种岁月的沧桑和智慧跃然纸上,敬老良有以也。我们不禁被一位老人的拳拳爱国之心所打动,也许只有经历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人才会对国家有这么深刻的感情!但我辈子弟怎甘输于前人,新时代的路要靠我们新时代的人来闯荡!
王若愚:
我们拜访的是医学部总务部的干部张玉芬老师。那日阳光和煦,和我们交谈时,老师手里似乎握住了光。张老师饶有兴趣地和我们讲她的童年,她的家乡——西双版纳。由于当地富饶的物产,老师的童年充满了奇异的颜色和令人艳羡的欢笑。从老师的谈吐中,似乎也能窥见当地淳朴的民风的澄澈的心灵。张老师是个爱生活的人,论茶道,品辣子,讲中医知识趣事……她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在悠长岁月中,能回忆到这样一份别致的温暖。
鲍福莲:
红烛光辉……
“好好学,人们需要医生,希望你们能尽量把这条路走下去。”王教授的话在耳旁依旧清晰的回响,我的心也仍然像当时一样跳的欢快,叫的昂扬。
2018年1月26日下午,我们拜访了护理学院的老教师王玉洁老师。一双眼睛充满慈祥和疼爱,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王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的告诉我们她的故事。
一个下午的交谈,时间不算长,但是,我们收获颇丰。
其实,对我们来说,与其是说探望老教师,不如说我们从老教师身上汲取了一些精神力量。
对于三位医学部的同学,王老师作为师长别有一番嘱咐:“好好学,人们需要医生,希望你们能尽量把这条路走下去。”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学,王老师同样有所嘱托:“不管哪个领域,都要专注。”回程的路上王老师的几句话仍回荡在耳边:“你们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要好好珍惜。”“好好干吧,你们是国家的顶尖人才,未来都会很好的。”
春燕行动给老人们的生活添了一丝热闹,同时,也让学生们在送爱心的同时获得成长。
(文/鲍福莲 图/张思光、张意珊、张澳、王若愚、鲍福莲)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学办、团委
2018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