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下午3点半,第41期北大护理科研创新学术沙龙在护理学院511会议室举办。本次沙龙是2023年首场活动,活动以“前沿交叉”为主题,由北大护理科研青年委员会与护理学院团委共同筹备策划,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韩梦迪研究员进行讲座交流,希望以此能够扩展青年视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新医科、新工科建设助力。沙龙由护理学院学科发展与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万巧琴研究员主持,护理学院师生与临床护理人员积极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聆听。
图1 韩梦迪研究员做客沙龙
会议伊始,万巧琴研究员主首先对韩梦迪研究员表示欢迎,并向参会师生介绍嘉宾。韩梦迪研究员是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已发表SCI论文百余篇,总被引次数7000余次,获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青年科学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地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等奖励及荣誉。韩梦迪课题组致力于研发具有三维形貌的生物电子器件与生物医学微系统,以可穿戴设备、微创诊疗器械等形式服务于生命健康领域。
图2 万巧琴研究员主持会议
韩梦迪研究员本次分享的主题是 “面向可穿戴医疗的柔性触觉传感器”。韩梦迪研究员主要展示了目前较为前沿的可穿戴设备的研究和思考,并介绍了课题组的主要工作。首先,韩老师介绍了可穿戴设备在健康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指出目前临床多数监测设备是有线、质硬,可能限制患者行动、影响舒适度,如何构建微型、柔软、无线的可穿戴监测设备是目前研究者们奋力开拓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柔性传感器在护理场景中的应用,如压力性损伤预防、压力治疗等等。
图3 柔性可穿戴设备的主要研究方向
接下来,韩梦迪研究员对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开发一种穿戴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和一种微创植入式多模态柔性传感阵列。韩梦迪研究员团队首次以传统金属应变片为基础,通过三维屈曲工艺将金属应变片转化为十字形三维微结构,可在极小单元内同时检测法向力和剪切力,以此设计柔性压力传感器;通过配合使用近场传输和蓝牙传输,可将其应用置于截肢患者假肢内部进行无线连续监测,避免接触压力过高造成的皮肤损伤。韩梦迪研究员的第二个方向是一种微创植入式多模态柔性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与医用球囊导管相集成,可以实现传感器的微型植入和多模态监测(包括温度、压力、电生理等)。此外,韩梦迪研究员还介绍了课题组的最新工作,首个能够在固体表面移动的亚毫米尺度的遥控步行机器人,为更精准、无创的医疗技术提供契机。
图4 师生们在认真聆听韩梦迪研究员的讲座内容
讲座后的问答环节中,线上线下的与会师生从实际临床场景出发提出问题,并与韩梦迪研究员进行热烈讨论。沙龙在愉悦的思辨氛围中圆满结束,本次沙龙加强了护理青年对学科交叉的理解,开拓视野,营造了浓厚的跨学科交叉交流氛围,为北大护理学科建设增添力量。未来,北大护理青年科技创新委员会还将举办多种形式活动,培育青年能力,促进学术交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