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百廿北大,群星汇聚。2018年10月20-21日,时值北京大学120 周年和北大医学106 周年之际,“创新 融合 超越”——北京大学国际护理论坛在京隆重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在两天的时间里聚焦国内外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围绕“全球卫生与护理”、“老年康复与护理”、“助产与母婴健康”等多个主题,以前沿理念、交叉融合、创新引领为特色,从学术、政策、临床等多个领域交流探讨,畅所欲言,闪耀学术灵感,碰撞思想火花,共襄学术盛宴。
论坛盛大开幕:群英汇聚 星光闪耀
20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及主论坛演讲。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徐忠波,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黄宝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副处长孟莉,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李春燕、吴瑛、丁炎明,美国护理联盟(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当选主席,德州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护理学院教授Patricia Yoder-Wise,英国Nursing Now执行主任Barbara Stilwell,美国中华医学会(CMB)驻华首席代表李文凯先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教授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尚少梅教授主持。
段丽萍首先代表医学部致欢迎词,她强调护理人才在实现健康中国伟大蓝图中起重要作用。她回顾了此前中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应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设,实现护理队伍水平实质性的飞跃。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在国内率先开展的基于专业硕士的NP(Nursing Practitioner)培养,是探索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人才短缺,更好发挥护士临床作用的有益尝试。
李春燕、孟莉、徐忠波分别代表中国护理学会、国家卫健委和国务院学位办预祝会议圆满成功。李春燕倡议,护理工作者应团结起来,走出院校与协会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开创护理新局面。孟莉在讲话中肯定了近年来护理队伍的专业内涵与外延的整体提升,并希望护理工作者做到改善、惠及民生,更好地实现专业与社会价值。徐忠波就如何创新护理建设与人才发展模式,提出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北京大学护理学科作为首批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的重点建设学科,应该发挥引领作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特色一流、内涵发展、改革驱动、高校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双一流”建设。打造一流学科,特别需要科研创新,特色发展,要求我们开拓视野,扩展思路,放眼整个健康领域的需求,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开展和交叉学科领域的建设。本次论坛尤为关注多学科创新融合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期待能够获得卓越的成果。
(段丽萍致欢迎词,李春燕、孟莉、徐忠波在开幕式上致辞)
主论坛:前瞻引领、融会贯通
(李春燕和陆虹、姜安丽和李明子分别主持主论坛学术讲座)
Patricia Yoder-Wise发表了题为“Preparing for the Next 120 years”的演讲。她展望了未来120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强调护理教育应当注重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黄宝印以“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对护理教育发展的启示”为题,从学科评估角度指出中国护理队伍正处于数量、质量、结构大发展的良好阶段,护理专业将走出现实发展的瓶颈,在老龄化社会加剧的今日,迎来专业发展的新局面。
孟莉提出护理服务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与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Barbara Stilwell认为只有强化护理才能真正达成全球健康覆盖的目标,并表示护理的发展将对健康促进、性别平等及经济增长三大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Patricia Yoder-Wise、黄宝印、孟莉、Barbara Stilwell做主题报告)
詹启敏以“健康中国与北大医学”为题,分析传统医学的主要关注点,提出应加强对内因的重视,实现精准医学与整合医学结合。同时,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医学进步的关键因素。护理专业的发展,在实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过程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做主题报告)
分论坛:专业聚焦、热点频现
20日下午,论坛围绕“老年康复与护理”“助产与母婴健康”“慢性疾病的管理与护理”“肿瘤患者照护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教育标准和评价引领教育创新”“证据转化与应用”六大主题展开分论坛讨论。国内外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分享真知灼见,闪耀学术光辉。
(分论坛精彩剪影)
院长论坛:推动学科建设,助力健康未来
10月21日,北京大学国际护理论坛之院长论坛召开。
(与会部分发言人合影)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尚少梅、泰国清迈大学护理学院院长Wipada Kunaviktikul、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Debra Anderson、韩国首尔大学护理学院院长Smi Choi-Kwon、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胡雁、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院长李峥、中南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唐四元、中山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彭俊生、四川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李卡、西安交通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李小妹、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李小寒、山东大学护理学院院长王克芳、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吴瑛、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赵岳、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郝玉芳、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张立力以及锦州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红玉等来自全国30余所院校护理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如何培养优秀护理专业人才暨我国健康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路潜、院长助理万巧琴分别与李红玉主任、郝玉芳院长主持论坛学术演讲环节。
尚少梅就中国护理人力资源、我国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护理队伍在数量与质量上仍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但其教育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她希望未来护理教育能更进一步,向高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为健康事业贡献新活力。
Wipada Kunaviktikul回顾了护理学的发展进程,指出护理已成功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她提到护理教育和科研须相辅相成,整合最新进展, 拓宽研究重点, 提高专业水平, 确保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李峥提出要完善护理服务体系,创新护理模式,加强护理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培养,深入贯彻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需求。她强调高校的培养理念应加强对社区和居家疾病预防康复管理的部分,利用先进技术、信息手段助力护理服务业的发展。
Debra Anderson聚焦于女性对健康的特殊需求,提出护士和助产士在引领女性医疗保障上发挥关键作用。她希望进一步深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完善现有的护理体系。
唐四元以“护理学一流学科建设”为题,指出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他强调要以科研带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科研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唐院长还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三个方面分析了护理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希望护理学院领导者们能够营造良好环境,促进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他同时认为,研究成果的转换,是护理学科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关键所在。
Smi Choi-Kwon以如何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例,提出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以发现新疗法,从而改善病人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公共健康、完善卫生保健政策。同时,她认为要重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创新、终身学习。
尚少梅、张立力共同主持护理教育与专业发展之院长面对面环节,胡雁、李峥、唐四元、彭俊生、李卡、李小妹、李小寒、王克芳、吴瑛、赵岳参与讨论。与会院长认为,学科建设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本专业优势,完善护理知识体系,增强护理在整个医疗系统的作用。各位院长还回答了参会代表提出的关于护理与当前前沿科技与研究结合以及护理人才国际化培养等问题。
尚少梅在大会闭幕式上,对各位与会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期望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护理学人能够抓住机遇,有力推动护理事业蓬勃发展。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第六医院等全部直属附属医院共同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位相关领域代表共襄盛会。
(图/文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周婧、朱丽娜、裴群羽、刘沛源、陆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