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联合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55人,共同观看电影《小巷管家》。
“小巷管家”,指的就是一条胡同的管家。这是一个在北京有些特殊的群体,他们心里想的都是能为胡同、为街坊邻居做些什么。许多人眼里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占道停车、邻里纠纷等等,都是他们眼里的“大事”。主人公赵建国作为国风胡同的一名小巷管家,在党建引领下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学习和运用“街巷吹哨,部门报道”制度,在平凡的岗位上解决街坊四邻的各种难题。为了提升小巷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小巷更加干净整洁,他第一个拆掉自家的煤棚,改造公共厕所,骑车前往郊区买花装扮街道、监督垃圾分类、协助老面馆搬迁......赵建国用行动表达出对这条胡同的爱,用真心对待住在这胡同的每一个人。
大街区是城市的面子,胡同巷子就是城市的里子。在这不宽不窄的巷子里,就是这样一群“小巷管家”,把巷子当作家,把邻里当作家人,解决着基层百姓的难题,给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对于胡同里的点滴小事,赵建国作为一名党的发展对象,主动承担起为普通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责任和义务,遇到问题和邻里的质疑,不退缩,因为他真正懂得一名共产党员身上所肩负的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伟大中国梦而不断拼搏的责任和义务,时刻以党员的准则要求自己,鞭策自己为群众谋利益,这无疑让人感动,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张珊
一心为人民谋福利,做好率先带头作用,这才是顺利开展工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的基础。——薛长莹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党员就应当身先士卒,凡事带头做,冲在前,给其他同学做个表率,不怕别人的不理解,只要做的是好事、对的事,坚持下去,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马泽江
通过赵大爷的工作生活内容,我看到了北京市许许多多平凡而伟大的“小巷管家”们,看到了他们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热心,对百姓实际生活的关心。我也将向小巷管家们一样,始终坚守着一颗共产党员的初心,用实际行动关心群众,努力向党组织靠拢,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子怡
我也有自己对于护理专业的思考。一个问题的发现与切实解决,在于你是否能够亲身体验。深入临床,是我们每一个护理人的必由之路;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是我们高校护理人的内在职责。小巷管家管好了一条胡同,而我们,也应护理好我们的患者!——张宜竹
小巷管家,管的是街坊邻居的琐碎小事,维系的却是一个胡同的和谐关系,传播的也是社会新风气。怎么管,怎么管好,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难题。小巷管家不是通过什么严厉的捆手绑脚的规章制度,不是通过侃侃而谈,讲什么大道理,而是实干,实践,做实事。实干兴邦,亦可兴胡同,兴文化。——吴高钰
片中将北京市的基层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集中表现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是以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出了大情怀的一部感人至深的好影片。
看完该片我深受感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中共党员在奉献着自己,为我们创造和谐平静的生活环境。尽管有时候可能不被理解,可能饱受非议,但他们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最终也能够得到人民的认可和赞赏。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要向他们学习,一定要有一颗敬业的心和扎实的业务知识水平,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时刻关注群众需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 罗丹
影片最后,赵建国带上党徽,庄严拍照的那一幕,展现出他对于党对于国家的热爱与敬意,同时彰显出广大基层党员和社区工作者,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影片从生活中的小人物出发,充分体现出祖国的伟大变革与每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我们身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清楚我们肩上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锤炼本领,砥砺前行。
文稿/张洁
合照/李德成
排版/冉子灿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学生党支部
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