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护理学术论坛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术水平为目的,邀请护理领域专家或同学们一起讨论相关主题,共同进步。2018年4月13日下午1:30,经过前期精心周密的调查、策划及准备,终于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未名护理研究生学术论坛。本期学术论坛的主题为“循证类常见论文类型及写作方法”,由2015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王轶为大家带来精彩分享,2016级、2017级全体研究生积极参与了本次分享和讨论。
图1 王轶讲解循证类论文类型
王轶同学首先总结了循证类常见论文的6种类型:指南的系统评价、系统评价再评价、系统评价/Meta分析、最佳证据总结、循证个案、最佳证据应用。在每种类型的讲解过程中,王轶同学先讲述基本的写作思路,后用实际文章案例具体分析,深入浅出,让大家都对每种类型的写作方法有了大致认识,并在最后给大家分享了多篇优秀的相关文献。
图2 王轶分享相关文章
在提问环节,多位研究生同学提出了自己常遇到的问题,如检索词的确定、检索策略的制定、选题等等,王轶同学都结合自身经验给了详细而实用的解答,并给了大家一些写作思路与写作类型的建议。
图3 王轶回答研究生同学的问题
本次学术论坛给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是大家护理科研道路上的一个指示箭头,让每个研究生都受益匪浅!
图4 本期论坛合影
附:研究生代表感想
本周五参加了《未名护理论坛》由王轶师姐关于“循证类常见论文类型及写作方法”的分享,总体来说师姐的分享是满满的干货,让我这个关于循证类方面的“小白”获益匪浅。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师姐讲的循证护理实践路径图,它由证据生成、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四大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循环图,现在的临床护理操作都需要有据可循,也就是现在较热的循证护理实践,而怎样才能把现有的临床证据更好的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去呢?听完这次《未名护理论坛》的分享,我有了一个大概行动轮廓。此外,通过对这次论坛的学习,对循证类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我的研究方向不是循证方面,但是通过这是“跨学科”的学习,给我了一些启发,例如,我可以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对某一疾病新的护理措施的检索、综合,然后将新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指导实践,这既促进了新知识的转化,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衷心祝愿《未名护理论坛》尽量多的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各专科间的碰撞,擦出新的知识火花。
——2017级硕士研究生 李高强
今天,王轶师姐给大家讲了有关“循证类常见论文类型及写作方法”的相关知识,让我们获益匪浅。循证护理实践包括证据综合、证据生成、证据应用和证据传播。同时,几个过程又是相互交错和影响的。在证据的“6S”模型中,师姐重点讲授了证据汇总和系统评价(SR)。我还从中学习到常见的6种循证类论文(指南的系统评价、系统评价再评价、系统评价/Meta分析、最佳证据总结、循证个案、最佳证据应用)。王轶师姐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前三者的写作格式、前三者名称的英文表达方式并举例详细的说明了写作的基本方法。同时,还细心地为我们推荐了许多可参考的指南的网站和数据库等。在做文献筛选流程图过程中,师姐告诉我们要每查一步写一步,并做好每一步文献筛查的详细记录,这样会为以后流程图的制作带来极大的便捷。在最佳证据总结类文章中,师姐讲述到要交代清楚PICO(P:研究对象I:干预措施C:对照措施O:结局指标),在写证据的评价标准时要先查阅清楚所有的证据,再根据证据汇总和和理论对提取的证据进行讨论分析。王轶师姐为我们讲了许多实用可行的办法,听她的讲座,我们的思想都高度的集中,生怕错过了更精彩的环节。最后,师姐自己研究课题为例,为大家再次讲解循证类论文的写作方法,以此让我们对论坛内容有更深的了解。真心的感谢王轶师姐的精彩讲解,同时感谢学校举办的未名护理论坛,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
——2017级硕士研究生 许倩
文/图 护理学院研究生 张欣、张鹤立、刘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