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26日,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青年志愿服务团在医学部主干道组织了“用爱传达幸福的声音”—为聋哑儿童义卖兼募捐活动。活动虽然在凛冽寒风中举办,然而无论是组织方还是参与者,都心怀热情与大爱,这样的爱足以让寒冬化为芳菲四月天!医学部的很多师生对这次活动都给予了关注并参与其中,在活动的最后护理学院团委将捐款和义卖所得金额共计1343.8元捐给了莎利文康复中心,为聋哑儿童的康复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缘 起
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听力语言残疾居五大残疾之首,为2057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而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新生儿,约有3万婴儿先天性听力损害。
唯一能令聋哑儿童回归健全生活的治疗方法是植入人工耳蜗,并在植入后进行不辍的语言培训康复训练,然而人工耳蜗极其昂贵,康复训练亦价格不菲,无数家庭为此倾家荡产……。为了能够对聋儿康复尽我们自己的微薄之力,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团委于2011年开始了“莎利文康复中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到香山脚下的莎利文康复中心陪伴聋儿,协助开展康复训练。在活动开展的两年内,志愿者们陪伴了几十位等待康复的孩子,志愿者的内心被深深的触动了,除却先天的缺陷,他们和同龄孩子并无分别:他们双眼清澈、喜欢鲜艳的颜色;他们对很多事充满好奇,同样期待赞赏和表扬。他们只是渴望听到自己的名字,他们只是渴望声音,他们只是不想寂寞……。
莎利文康复中心专门负责聋儿语言康复训练,至今已成功康复330人回归普幼普小。然而更多还在康复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这些孩子从未聆听过这个世界的声音,每日经历的语言康复是对自己的挑战却也是他们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当莎利文康复机构的院长请我们为聋儿们组织募捐义卖活动时,护理学院团委老师非常重视和支持,志愿服务团成员全力以赴准备活动。
募 捐 活 动
从11月5号到26号的募捐活动结束,志愿服务团一直在进行活动筹办——制作海报、设计传单、发送宣传邮件、统筹展台,前后有20多名志愿者忙碌其中。
11月25日、26日天气异常寒冷,但在寒风中组织募捐活动的志愿者没有丝毫畏缩,早早的布置好捐款箱和展台,摆好义卖品,向来往的行人发放传单,介绍义卖作品和义卖用途。无论是购买义卖品,还是直接募捐,志愿者都会登记下捐助者的姓名,捐助者和会得到相应的证书证明。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位来捐款的女同学在将钱投入募捐箱后就匆匆跑掉了,志愿者追着喊了好几声“那位同学!”都没能留住她,志愿者又是感动又是无奈,最后只好在她的捐款明细上写上“匿名的好心人”。
寒风遮挡不住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心,关注捐款箱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令人感动的细节比比皆是,有的同学身上没有现金,为了募捐与好友相借;有捐助者在听说塑料的贴画都是莎利文聋哑小朋友亲手制作时,珍惜的义买作纪念;有的同学将身上的零钱倾尽而出,连硬币也不放过;有的同学因为金额不多而不好意思,不想留下名字;还有一位同学第一天没带现金,第二天专门来捐款……
捐助者们从不吝啬自己的力量,有的买走了价值100元的莎利文小朋友亲手制作的纸浆画,有的买下了30元的玩偶,有的买了20元的塑料贴画,更多的人买下了10元的福娃钥匙链,不论捐款金额多少,都是每个人对聋哑儿童的爱心与关注,是对公益事业无私的个人支持。有些同学除了捐助,更多的询问莎利文聋儿们的生活细节,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有人向志愿者提供关于聋儿的帮助信息,并表达了去康复中心做志愿者的期望……
募捐活动的志愿者们可以说是无私付出,在行人匆匆去吃饭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寒风里高喊“欢迎大家关注聋哑儿童”,不停的分发传单;负责发放募捐证书的同学最是辛苦,双手在外面冻得通红,却还坚持握笔为捐助者记下姓名,表达感谢。
可以说,两整天的募捐活动就像是正能量的传播:组织一方尽己所能、安排周全;参与者们奉献爱心,予以支持。最终募捐活动圆满结束。
祝 愿
虽然1343.8元的金额只是杯水车薪,但这却是大家实实在在的爱心凝聚。同时,通过本次活动,学校和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听障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越来越多的人为他们的先天残疾心生关爱、更为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所感动。
一种精神的力量就这样传递开,通过参与活动的少数志愿者,传播给社会更多有爱心的人士,呼唤他们爱的源泉,为折翼的小天使们寻找成长的雨露。
就像捐款活动宣传单中所述“您无私的爱,可以让这些孩子走的更远;您温暖的手,足以为他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您的捐款金额或许有限,但却可以帮助聋哑儿童更接近世界的声音,发出第一次声带的震颤,甚至拯救一个没有欢笑、濒临绝望的家庭……”,让我们一起祝福这些听障孩子早日康复,顺利进入健康孩子的多彩世界。这是所有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共同心愿。
纵使初冬天寒地坼,有爱,亦是人间四月天。
路人在向志愿者咨询募捐活动
师生为听障儿童捐款
募捐活动组织者全家福
护理学院团委
2013年11月26日